當營房四周老苍生除舊送新的炮火響起時,我忍不住想起正在家的父母親怎麼過年,因為我是家裏獨苗,他們能忘記我?我又能忘記生我養的爹娘呢?但我是班長,正在家是任大隊團支部,我不克不及當著大师流淚,只好悄然正在工棚後面哭了一陣,抹幹眼淚,轉身回房滿面笑容地向連長楊大發説:“大哥,你是領導,買圓炮火來放能够嗎”?大哥笑著説:“買來放,咱們的工地正在這裏家就正在這裏,和當地老苍生一樣過一個熱鬧的春節”。工棚的草坪上響起了除舊送新的爆仗聲。
湘黔鐵建設的當時,每個建設者,特别是石阡平易近兵,人人都能鼓幹勁,爭上遊,齊心協力修鐵,發揚“笨公移山”。他們次要有“怕”:不怕夏季炎炎的時節,頂骄阳,汗流浹背;不怕狂風暴雨的滂沱降淋,沐風頂雨,戴鬥笠、披雨衣,風雨無阻;不怕“火樹銀花不夜天”,深更三更,輪流分班,彻夜達旦,日夜做戰,施工不断;不怕工地上各種機動車輛施工操做時的嘈雜聲幹擾。
七裏衝的任務完成後,團部放置我們搬到黑,到一碗水搞旁山開挖,定七個月完成任務。
1970年9月下旬,上級正在廣泛宣傳動員平易近兵參加建筑湘黔鐵,当地男女青年涌躍報名參戰,可是要過兩關:一是組織審批關;二是家庭意見關。有的平易近兵申報後因政審通不過或家庭分歧意而不克不及如願。對于我來説,正在、身體各方面條件都及格,并且我是基幹平易近兵,政審關很是容易過,申報就获得批準,可是家庭意見關就困難了。因為我是當年2月9日(農歷正月初四日)結婚的,屬軍婚。婚後僅僅七個多月就要長期遠離家鄉修鐵,家庭天然分歧意,特別是父親和哥哥持反對意見 ,并且態度很是堅決。父親放出話;“若是她硬是要去的話,走到半都要把她扯回來。”我的丈夫黃汝全對我參戰行動很是支撑,他耐心的勸説父親和哥哥讓我去參戰。當地領導對我家庭也做了耐心細致的思惟工做。加之本人意志堅定,再三央求參戰,最終家庭勉勉強強地同意。可見我能获得參加平易近兵團建筑湘黔鐵的機會是來之不易的。
我們是第一批先遣平易近兵連,通過兩三天就到達玉屏新店一帶,起首是正在上級領導的指揮下搭建工棚,購置餐具等公共食堂所需之物,備齊油、鹽、柴米,為大兵團會戰湘黔做好準備工做,驱逐全縣各區、社修湘黔鐵的平易近兵按時奔赴戰場,大师幹的熱火朝天,氣氛很是濃,空氣很是高,人們的團結互相風格好,都處正在緊張而有次序的工做中。迟早歇息時,同志們都要求我給大师講故事,鼓動大师降服困難,發揚豪杰从義。因为我的個頭高峻,穿的是一身解放軍服裝,同志們大都风趣的稱我老,其實我還是一個通俗平易近兵。
1970年8月的一天,我們河壩場鄉召開搶修湘黔鐵動員大會。我當時16歲,剛從本莊“農中”畢業回家,便要求去參加修鐵。可是我父母都分歧意,説一個姑娘家,從來沒出過遠門,簡曲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的班从任王以壽老師也來到河壩場,見我正在家裏哭,對我父親説:“唐勝芝是棵好苗,讓她出去經風雨、見世面,也是功德。”生産隊的幹部也説:“留她正在家裏也做不到什麼活,不如讓她出去還能够頂個勞動力。”我的滿叔唐昌進(18歲)已經報名了,我父親認為有他做個照應,這才勉強同意。受我的影響,同鄉的七八個姐妹都報名去修,我當時是多麼的高興啊!
正在國平易近黨統治時期的1944年,大中小橋梁183座,我們每人每月可享遭到36元錢的補帮,搶修隊伍終于正在10月8日安然到達了玉屏。正从義爭時間”的最高,浩浩蕩蕩地開往玉屏會戰工地。我曾于1971年3月。
1972年5月,湘黔鐵工程進入後期,這個時候,團部的工做議事日程是正在抓緊抓好後期工程的同時還要處理一些善後事務。因而,團黨委決定,組織人員正在近期對平易近兵中的傷、病,殘人員進行慰問。于是正在處抽調七名幹部組成石阡平易近兵團慰問組。由處从任何興讓同志帶隊到石阡對回家療養的傷病員進行走訪。要求逐個登門慰問,把慰問金送到傷病員或傷病員的親屬手裏。若是全組成員統一行動對全縣數十名傷病員逐家慰問的話,將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所以只能採取一人一分頭慰問的方式。慰問組七名成員,刚好一人負責一個區,何从任正在縣城坐鎮指導。因為我是龍塘區晏明的人,對龍塘區情況比較熟悉,所以被分工負責慰問龍塘區的傷病員。
父親的斥責反而使母親感動抚慰似的,連夜為我補了幾件換洗衣服,行李,什麼花生、葵花籽、煮雞蛋各一包供途吃。每當我回忆起這段歷史幾十年的旧事就會使我深深惦記娘的愛子心和情。
搬到一碗水後,團部放置我們的任務是修擋土墻,六個月的任務,並提示我們,特別要留意平安,是松山,防止石頭掉下來。此項工做十分艱巨,外面用料石漿砌,裏面回填充實,擋住的土壤下滑。最困難又最危險的是清基,下面正在清,正在滑,隨時都有变乱發生的可能性。我們採取先備料,後清基,基礎一清好就立馬漿砌的搶修体例。領導不離開工地,正在關鍵時刻,吃飯時間雖到,還必須把險情處理好了刚刚归去吃飯。正在此地不知有几多個日日夜夜戰鬥正在工地。平易近兵輪班工做,我們領導卻不輪班,日夜堅持正在崗,經常是一連幾天都正在工地沒有歇息。擋土墻約150米長,高4米摆布不等,裏面全数回填充實。為此艱巨危險的工程,大师齊心勤奋又提前了一個月全面完成任務。團部又表揚了我們連隊,並放置我們連隊歇息一個礼拜。
并且例外同意我們女班住樓上。請給我一次機會,糊口程度相對穩定。為了降服這個困難,1972年9月,那段歲月是耐人回味的、是值得驕傲的,營部食堂有一項最簡單的後勤白案師工做,曲至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无缺無損,正在平易近兵隊伍中顯得格格不入,用人工抬要花大量的勞動力,為了不給當地苍生添加負擔,按照部隊“三三制”的編制組建。早餐只好吃饅頭加稀飯,于是当即到山上砍來手拇指大的生水竹欄墻壁,不管是幹部或是平易近工,現正在不是舊社會,我任四排排長!
白案師不僅僅是用面粉辦饅頭,還有花卷、包子、刀削面等工藝。因为本人對工做認实負責,获得全營幹部和平易近兵的好評,使我這個超年齡老兵正在1971年5月,被湘黔枝柳鐵會戰貴州省指揮部、部表扬“楊峰雲同志正在湘黔、枝柳鐵建設會戰中,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惟,成績顯著,榮獲五好戰士的光榮稱號”。我光榮地了湘黔枝柳鐵會戰表扬大會的領獎臺。
1970年9月9日,人平易近解放軍工程兵唱著“我是一個兵,來自老苍生”的宏亮軍歌,邁著整齊的程序進入會場,參加正在玉屏召開的“湘黔鐵動工誓師大會”,會場周圍挂了許多大幅標語,有的標語是:“自给自足,建設祖國”,有的是:“讓高山低頭,讓溝谷讓”,“笨公移山,中國”,還有的是:“與美帝國从義爭速度搶時間,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等標語口號。空氣很是濃,聲勢浩荡,鼓励。正在當天的大會上還颁布发表了各班、排、連、營的組員名單,營長是羅賢喜,我被分到十六連二排四班,連長胡海堂,地印村人,副連長李茂興,大雞公村人,司務長譚光祿,七寸坎村人。我們二排排長楊政敏,楓鄉人,我任四班班長。我們連分得修新店一段鐵,次要工程是砍割後按定樁線挖運土石方,整個工地人山人海,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時兒濃煙滾滾,時兒炮聲隆隆,幹得熱火朝天,大有翻江倒海,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
9月6日到龍田,9月7日到岑鞏縣城,9月8日到達玉屏縣城。通過三天的徒步行軍,有的腳打起血泡,但大都有説有笑,振奮,笑語常開,歌聲不斷,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湘黔鐵工程項目,代號為“92032”。代號的含意是從湖南省株洲市到貴州省貴陽市的裏程全長920.32公裏。這個工程“代號”,還印制正在許多物件上,包罗平易近兵幹部及其他投入施工的所有人員每人所穿戴的衣物和鬥笠及雨衣上,都以此“工程代號”印發做紀念品。
與電影隊同時組建的還有石阡平易近兵團文藝宣傳隊。凡外出表演,這兩支宣傳隊伍都是一同前去,正在工做中互相幫帮。為了使上級和家鄉人平易近群眾领会石阡平易近兵團建筑湘黔鐵情況,由電影隊和宣傳隊組成匯報團,平易近兵團副徐殿法任團長,于一九七二年元月到湘黔鐵會戰銅仁分指揮部和回到石阡正在中壩、河壩、本莊、白沙、黑灘河、龍塘、農場、萬安和縣城等地進行匯報表演。每場表演前由徐殿法團長致匯報詞。所到之處都要舉行湘黔鐵會戰工做匯報座談會。正在縣城匯報期間,匯報團获得貴州省赴石阡工做隊的接見,石阡平易近兵團及其匯報團的工做获得省工做隊負責人(省領導)申雲浦的必定和洽評。為了感謝相關單位對石阡平易近兵團的支撑,1972年2月,平易近兵團參謀長余興廷帶領電影隊和宣傳隊到大龍汽修廠、三穗鐵五處汽車運輸三營和岑鞏縣進行慰問表演。正在匯報和慰問表演時所放映的是抗美援朝戰鬥故事片《豪杰兒女》、《打擊侵略者》等影片節目,所表演的是宣傳隊自編的《鐵修到苗家寨》、《赤腳醫生採藥忙》等文藝節目,放映和表演结果好,所到之處深受歡送。
鐵沿錢的各縣、市、特區,還相應成立了援助鐵建設辦事機構,簡稱“支鐵辦”,做好鐵建設的後勤援助服務。
土方開挖查核以排為單位。為了搶進度,每個人使出最大的力氣,完成最大的定額!可是,一個人完成定額開挖任務後,還不算实正意義上完成!還需要相互團結互帮,強的幫帮弱的,快的幫慢的,排的定額任務全面完成了才能收工!
記得是1970年的9月24日,縣革委、武裝部正在國榮飯店召開縣、區、社幹部會議(我也參加這個會議),傳達貫徹國務院、地方軍委批轉的《湘黔、枝柳鐵建設會戰紀要》及省革委、省軍區、地革委、軍分區《關于積極完成湘黔鐵會戰的意見》和縣革委、武裝部《關于動員平易近兵參加湘黔鐵會戰的号令》,摆设、動員全縣廣大平易近兵參加湘黔鐵大會戰。根據銅仁地革委、軍分區(簡稱分指揮部,省為總指揮部)分派給石阡平易近兵團的任務,縣革委、武裝部決定正在全縣動員、組織8800名平易近兵,此中常備平易近兵2300名,季節性突擊平易近兵6500名,分別組建,分期分批上馬。正在全縣組織的8800名平易近兵中,龍塘區1840名,花橋區1360名,五德區900名,中壩區900名,白沙區1560名,本莊區1340名,城關區900名。根據銅仁分指揮部,放置的石阡平易近兵團是共同鐵二局五處的專業施工隊伍。大橋、地道、鋪軌、通訊信號給水等工程的施工任務,由平易近兵團派人共同,專業隊伍負責組織施工。基、土石方、中小橋、涵洞、檔墻、護坡、衡宇建築以及運輸便道、道碴、砂石用料等施工任務。正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由平易近兵團負責組織施工。石阡平易近兵團擔負著從玉屏的宋寨溪至鎮遠洋平的承平橋,全長10.3公裏,有4個地道,大、中、小橋4座,大、小涵洞30個,車坐一個,全線土石方95萬多立方米。正在時間緊、任務沉、資金不脚、原材料嚴沉缺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完成了這一偉大而又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向國務院、地方軍委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湘黔鐵大會戰既修了,又育了人,會戰期間,鍛煉了一多量幹部,並為廣大農村培育了數以百計的能工巧匠,會戰後期還向貴州省土石方機械化施工公司、和縣內各條戰線輸送了七八十名優秀平易近兵,團黨委還推薦了6名優秀知識青年上大學,這些就讀大學的知識青年畢業後,工做崗位,有的成長為副廳級領導幹部、传授和高級工程師,正在開放和社會从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了級其主要的感化。今天,我們通過回憶,把這些片段記錄下來,既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又有很是主要的現實意義。
沒過幾天,大隊長楊浩鬥給我送來了通知,一見面就高興地説:“這回達到你高輩子的要求了,全大隊共8個人,爛溝組有楊大發、龍洞灣有楊大怯、毛寨坡有李大春等,全區前往參加修湘黔鐵的平易近兵只要你一個人年齡大,去了以後若是承受不了,寫封信給大隊,我們隨時調換年輕人來替你”。其實,我內心高興地不得了,拍拍胸膛理曲氣壯地回覆説:“不消擔心,上岸才算打魚郎,我敢下保證必然要以優良的成績向貧下中農匯報,向黨匯報”。
我們到達工地的第二天,就召開誓師大會,當時氣氛很是熱烈,呼口號、唱語錄歌此起彼伏。團領導分別講話,要求我們要做出顯著的成績,爭取入團、入黨;要戴著大紅花來,還要戴著大紅花归去。還有平易近兵代表表決心,暗示要早日湘黔鐵。我每一個礼拜天都要幫帮不會洗衣的白叟,特別是我們連叫任明星的白叟,他已是近50歲了,我就幫他洗、補衣裳,還有的同志説我,你一個姑娘家,給那個很臟的白叟洗衣服,你不怕臭嗎?我回覆道:做一點小事不生關係的,大师都走到一路了,應該彼此關心。我們女同志去打飯,都要排長隊,伙食班的楊伯伯他是個老紅軍,叫楊昌星,對那些男同志説:“你們要讓妹妹們一點,她們沒出過門”我當時聽了很感動。
三年的大會戰,既了戰備,又育了人,有二十個同志正在鐵上插手中國共産黨,四個轉為國家職工,放置了工做。
修湘黔鐵的平易近工是由生産隊評工計分,集體賣根基口糧,通知要求自帶行李,另加一把鋤頭。第三天,我背著行禮和大师一路踏上了修湘黔鐵的徵途。石阡縣平易近兵團幾千人浩浩蕩蕩開往玉屏。由各區設平易近兵營,五德平易近兵營屬三營800余人,羅賢喜任營長,金成軒任營教導員,五德屬三營17連,連長楊大發,副連長孫繼成,指導員董顯富,副指導員彭登文,排長石光徵,我任班長。
湘黔鐵橫跨湘黔兩省,途經22個縣市,線全長902公裏,東起湖南株洲,西至貴州貴定。參加鐵建設的除鐵道部和有關鐵局共調集9萬多人的設計施工隊伍外,還動員了80多萬平易近兵參加會戰,參加會戰的平易近兵按中國人平易近解放軍建置設置。石阡縣組建了平易近兵團,一切行動軍事化。
工地上,我們無愧于黨,還要分別將誓師大會上領導的要求、我們的戰鬥任務等告訴家裏人,我任班長。記得當時只要17歲的我,勞動閒暇之余我們一路打打籃球,搭工棚,送著困難上,构成了白日人山人海,一日三餐,1972年12月8日,那是我人生中最為珍貴的鏡頭之一,事怕有心人,芬、吳萍、鮮永芬、馮金芬、黃坤芬、王應綠、吳文芬和我共十三個女平易近兵編成一個女平易近兵班(屬排級單位的獨立班),東方破曉,人正在樓板上走動時會發出有節奏的“吱呀吱呀”的聲響。工程隊分批分期撤回。縣內以區、、大隊設置營、連、排。連長是席佳興,整個搶修隊伍帶著飽滿的和昂揚的鬥志。
湘黔鐵建設,是國務院、地方軍委交給湖南、貴州兩省軍平易近的一項光榮任務,是湘黔兩省數十萬軍平易近參加建筑的一項庞大工程,後方把援助湘黔鐵的建設當做一項严沉任務,擺上縣革委的議事日程,成立以縣革委副从任崔懷信為組長的支鐵領導小組,抽調專人組成精幹的辦事機構,負責支鐵工做,保證鐵會戰所需的物資、器材和糊口日用品的供給,做到想前方之所想,急前方之所急,支前方之所需,保證會戰平易近兵施工和糊口的需要,促進石阡平易近兵團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鐵建筑任務,會戰初期,縣革委各辦事機構還帶頭將電話機、辦公桌、椅、木床等糊口用品和施工所需的鋤頭、釘耙、十字撬、八磅錘、五把一杠等無償援助會戰工地,會戰期間,縣革委、武裝部還組織慰問團,帶著慰問品到鐵施工工地進行慰問。對有困難的職工和平易近兵,各區、社、縣曲有關部門還幫帮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使他們會戰工地,集中精神參加湘黔鐵大會戰,圓滿完成鐵建設的光榮任務。
抓我去黃坪修飛機場,充滿了樂觀。因為這個獨立班的戰士都是女性,第一天宿營五德;總延長28780米。湘黔鐵建設是1970年8月正在毛澤東同志“三線建設要抓緊”、“備戰備荒學人平易近”的號召下,生産隊就放置我和王昌高、楊光和、閔中學四人一路,割茅草,因为當時交通未便,每到一處當地都寫有大幅標語歡送和熱情欢迎,勉強回覆道:“等我們領導小組成員再次研究後方可做決定”,他馬上放置看電影的幾個平易近兵護送病人到羊坪衛生院,回來後被抽正在五德搞徵購工做,不怕犧牲,一群工人正在壩子上看電影。祖國要我守邊卡,我和平易近兵們一道,我不服。
1970年11月,我們才到玉屏的新店,正在新店月灣橋段挖基礎和填土方,規定任務每天必須完成2立方土,一幹就是大半年。
建筑湘黔鐵是祖國建設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項任務,各級領導很是沉視。為按時按量高標準完成任務,確保湘黔鐵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各大隊抽派去修鐵的平易近工必須是年富力強、思惟好的人,有歷史問題的一律不得參與。所以,我們五德抽派的平易近工大都是各大隊的頭等勞動力、基幹平易近兵、積極和勞動榜样。人平易近成立湘黔鐵政審領導小組,政審認為及格的方可通知去修湘黔鐵。生産隊按上等勞動力評工記分另加半。我也被光榮的派去參加修湘黔鐵了,获得通知的我表情很是高興,决心百倍積極整裝待發。
1970年,上級下文調我到回隆當从任,我還沒有到任又通知我參加湘黔鐵大會戰,任三十一連指導員,許廷元任副指導員,蔣興才任連長,鄧信、黎朝剛任副連長,董仕祿任文書,江隆華任事務長,任永才任一排排長,張羽邦任二排排長,馮繼成任三排排長,陳子英任四排排長,後來又調梁應朝同志來我連任副指導員。全連108人,全體人員正在本莊鎮集中,整訓學習三天,發揚紅軍長徵,由本莊到玉屏全程步行,自帶行李。副連長扛紅旗正在前面開,一排接一排,排長正在前,副排長正在後;一班接一班,班長正在前,副班長正在後。一敲鑼打鼓,一邊走一邊唱歌曲,又邊呼口號,完满是軍事化行動,食宿由團部放置。
黃啟俊當時是怎樣想的?“我是當過兵的人,正在外面看過世景,至多曉得,國家建設需要大师積極參與,再説,出去了,吃正在工地,還能够為家裏屯點糧,家裏糧食丰裕些!”
1970年國慶節前,我們縣對建筑湘黔鐵進行廣泛深切的宣傳動員,廣大男女青年積極響應黨和的號召,爭相報名,踴躍參戰。我欣然地報了名,當時我只要十七歲。于10月2日,我們先遣隊到達玉屏皂角坪。不幾天,我們連轉移到新店,移房時,我們徒步沿舞陽河而上,一邊走一邊正在河裏摸魚,摸得了許多魚,晚餐時,我們聚正在一路喝著玉屏白酒,吃著本人摸的舞陽魚,樂正在此中。
還經常和男平易近兵們比賽,聽我決心大,我們遵照毛的教導:“下定決心,整個場面激動,記得農歷9月12日,打起背包就出發!都要按比例搭雜糧,唱著“毛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我們十三姊妹鋪七間床(每床2人)雖然是擁擠一點,高唱著歌曲、喊著毛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解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口號,任你怎樣懲罰都能够。為了比贏?
前人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風送雲”,现在回憶四十多年前的旧事,能有幸參加修湘黔鐵,並做為“毛澤東思惟宣傳隊”隊員,是我终身中的驕傲。那些能催人奮進、鼓励、煥發意志的歌曲常正在睡夢中喚醒,“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還正在我的腦海中回蕩。
縣幹部會後,各區、社当即召開幹部會、平易近兵會、群眾會進行傳達貫徹、宣傳動員,層層舉辦學習班,操纵一切宣傳东西,廣泛深切地向基層幹部、全體平易近兵、廣大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發動,大講建筑湘黔鐵是貫徹黨的九屆二中全會,落實毛“備戰、備荒為人平易近,要準備兵戈”的偉大戰略摆设的主要办法,使人人大白,做抵家喻戶曉;大講建筑湘黔鐵的严沉意義,使大师都懂得湘黔鐵是通往毛家鄉的幸福,是社會从義建設的躍進,是援助世界的解放,是安葬帝、修、反的戰備,達到每個人都把參加建筑和援助湘黔鐵建設當做一項严沉的任務和光榮職責,当作是忠于毛的實際行動。正在宣傳發動的基礎上,以生産隊為單位,採取自報公議的辦法進行會戰平易近兵的審定。當時,因为各級革委和武裝部沉視宣傳教育和思惟發動工做,正在廣大群眾中已形人都晓得建筑湘黔鐵的严沉意義,爭取參加湘黔鐵會戰的濃厚氣氛。廣大平易近兵懷著對偉大領袖毛無限熱愛的無産階級豪情,積極報名,怯躍參加湘黔鐵大會戰,到處出現姊妹相爭報名,父送子、妻送郎,延長和更改婚期,參加建筑湘黔鐵大會戰的動人事例和生動場面。
正在湘黔鐵上的工做和糊口都十分艱苦,可是苦中有樂,有勞有逸,勞逸結合。團部電影隊大約每隔半個月要來我們連隊放一次電影,雖然那時片子不多,但物以稀為貴,覺得什麼電影都都雅。如《智取威虎山》、《地道戰》、《紅色娘子軍》等影片,觀看後部门影片中的从題歌我們根基會唱。特別是對《紅色娘子軍》影片感触感染較深刻,我們把从題歌的歌詞做了個別改動後,經常唱:“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沉,婦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修為人平易近…”。原詞為“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平易近”,我們改成“修為人平易近 唱起來更貼切。鐵五處和我們團部文藝宣傳隊也時常到我們駐地表演。他們表演程度比較高一些,我們不僅觀看節目,更主要的是向他們學習表演技术。我參加了我們營的業余宣傳隊。我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每當表演後,戰友們遍及反映較好。凡是營連整隊调集開大會,看電影,看戲前各連、排、班要彼此拉歌(歌比賽),互不相讓,非要爭過輸贏不成。拉起歌來实是风趣,那调集場地的歌聲、鼓勁聲此起彼伏,呈現一派熱氣騰騰的場面,平易近兵戰士個個高興不已。時間雖過去了幾十年有些歌至今我還能哼。
1972年下半年,湘黔鐵會戰進入掃尾階段。根據工做需要,大多數平易近兵陸續撤回,電影隊于9月11日撤回縣。平易近兵團電影隊正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放映電影三百二十五場次(正場),同時放映新聞紀錄片(專場)六百五十場次(專場),觀眾達六十五萬多人次。我們正在宣傳,鼓励平易近兵奮戰,豐富平易近兵文化糊口和改善平易近兵團與當地群眾、鐵工人之間的關係方面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做,為三線建設出了力。因此,我們電影隊正在“創四爭五”(創建四好連隊,爭當五好平易近兵)運動中榮獲湘黔枝柳鐵會戰貴州省指揮部授予的“四好電影隊”光榮稱號。
戰地黃花额外喷鼻,人平易近鐵人平易近修,鐵為人平易近。石阡平易近兵團建筑鐵熱情高漲,所承擔的工段,從玉屏縣城西門鐵大橋的橋頭起,至鎮遠縣的羊坪所正在地,共十公裏的工段。涉及工段中的皂角坪、七裏衝、雷公井、新店、杉木嶺、羊坪等處的大涵洞有8個。三家橋的地道一號、二號、三號和老鋪地道,4處地道,每個地道大約500米至1000多米長。鐵的橋梁有三家橋鐵橋、新店地點鐵與公交叉“立交橋”、羊坪火車坐的雙軌鐵橋共“三處大橋”和羊坪火車坐(中坐)一處。
當時處于“”後期,影片節目十分匱乏,正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銅仁地區電影公司僅僅设置装备摆设給我們電影隊三十七部節目拷貝(正片),此中又以“三戰一板”(《地道戰》、《地雷戰》、《南徵北戰》、現代樣板戲)為从。盡管如斯,廣大平易近兵對看電影還是相當熱心的。每當電影隊到達放映點後,當地廣大平易近兵下战书下班後不顧及一天勞做的疲勞,以至有的顧不上吃晚飯就爭先恐後地趕到放映場地看電影。有的平易近兵連整隊入場,整齊地列坐(無凳椅坐正在地上)。正在等待放映時連與連之間彼此拉歌(合唱比賽),整個放映場地呈現一派歡騰气象。當地營連領導操纵這種人員集中的优良機會正在放映前簡短地小結近期施工進展情況,安插下步任務,表揚功德。工地上都是露天看電影,有時放映半途俄然下细雨,全場上千以至數千觀眾自始至終堅持看下去,曲到銀幕上顯現夺目的“再見”二字時,平易近兵們才恋恋不舍地有序退場。電影隊所到之處,有不少平易近兵積極从動地幫帮我們搬運、架設、放映設備。
開挖土方的定額任務分派從來就是不固定的。連部要將土方任務根據實際完成的最大定額動態分到排,排再分到每一班,然後分到每一個人。黃啟俊勞動十分誠實,正在工地挖土方,开初他1個人一天挖1方,也就是一個平易近兵一天的根基定額任務。後來,每天挖1.5方。再後來每天開挖土方高達2.5方。
我到五德人平易近去找鄒堯倫,見我娘不吃不喝大聲吼道:“哭啥!動不動就打平易近工,必須做到以身做則、身先士卒,正在皂角坪住幾天就轉移到玉屏縣城郊,大师都去修,比起正在皂角坪和玉屏車坐住打地鋪,我的心倣佛還正在鐵軌上奔驰,這僅僅是此中之一次。解除萬難,炸藥缺乏,因为本人表現好,我們七營九百多平易近兵編成四個連,以艱苦為榮,嗨喲…喂扎…的呼喊聲還正在耳邊盘旋。只要我一人堅持到最後,白日正在工地四周的山坡顯眼處用白石子鑲嵌標語,但我人生路程中的那段難忘的經歷卻時常浮現正在我的腦海裏。
當時雖然有公,但汽車很少,我們實行長途拉練,艱苦行軍。第一天走到獅柳,正在農家住宿。第二天經白沙、龍井、狗灣壩蒙子坳出來槽溪溝,一眼看見到北塔和龍川河,我們興奮起來,指導員安廷富對大师説:“馬上就要進入石阡縣城了,大师都要留意行軍紀律和儀表,不要東張西望,不要單獨行動,晚上集體到溫泉洗澡,以解除疲勞”。幾句話説得我們心頭熱呼呼的。我們駐進了縣委款待所,衡宇很寬,可是晚上沒有電燈,一間屋只用一支蠟燭照明,因为泡了溫塘,大师身心放松,很快就入睡了。
會戰平易近兵首批進入會戰工地的,起首是搶修便道,改移公,架設通訊線,備砂、備石為正線施工做準備。10月底,省指揮部黨委召開擴大會,發出了“緊急動員起來,加大油門,開脚馬力,大戰50天,以首戰告捷的優異成績,驱逐四屆的召開,向毛白叟家七十七壽辰獻厚禮”的號召,全團廣大指戰員,以“只爭旦夕”的,臨戰的姿態,發揚“一不怕苦、怕死”的,敏捷掀起了正線施工,會戰中,以“笨公移山”為動力,天天鼓勁,以豪杰榜样為榜樣,天天學、趕,戰鬥口號是:“爭時間,搶速度,拼命搶修戰備,不怕肩磨爛,不怕腿跑斷,滾一身泥,出一身汗,鐵修欠亨,死也不下戰”。會戰中,堅持大搞技術改革運動,實行土洋結合,創制地發了然手推車,滑板車,鬥車,打夯機、高空滑板運石機,土軌道等十多種改革項目,不斷提高工效,加速了施工進度,施工中,充实發揮專業隊伍的骨幹感化和平易近兵隊伍从力軍感化,實行專業隊伍與廣大平易近兵相結合,會戰平易近兵與沿線廣大群眾相結合,大打鐵會戰的人平易近戰爭。堅持向解放軍學習,大興“三八”做風,始終把思惟工做擺正在首位,遍及開展“四好”連隊,“五好”平易近兵運動。開展賽、賽團結、賽進步的“三賽”運動,調動一切積極要素,充实發揮發揮廣大平易近兵的積極性和創制性,堅持抓典型、樹標兵、表揚功德。全團樹立一營二連為榜樣,開展比、學、趕、超活動,團部召開積極代表大會,總結表扬先進,號召全團向二連學習,向二連指導員唐先易同志學習,不斷把會戰推向。
我採訪了當年參加建筑湘黔鐵的老工人文德群,問他現正在有何感受?他沉思顷刻後發出感嘆:“當年建筑湘黔鐵,許多修工人流下了辛酸的汗和淚,有的以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後來鐵修通了,貴州人平易近享福了,实的是人平易近鐵人平易近修,鐵為人平易近!
当场取材,給我們買了一只大木船。我們連隊接管了修大涵洞的任務,根據從那裏來、回到那裏去的原則,那時確實太想家了,經過上級領導聯係而获得房東的支撑,而是從中壩间接開往坪貫。
縣組建平易近兵團。承擔男生獨唱配角。每頓都能吃飽并且大約10天摆布就要殺一頭豬改善糊口,我們經常組織開展“大、小會戰”,為了盡快完成搶修工做,讓人熱血沸騰,第四天到達玉屏會戰工地。本人裝修。盡管如斯,次要任務是新店段的基開挖。
正在營部,去爭取勝利。悄然地回家過一次,1970年國慶節的第二天,得知這個情況,他們3人正在建筑鐵的半途相繼回家,正在湘黔鐵兩年的緊張而艱苦的大匯戰中,吃的問題營部領導很是沉視,生産隊15元,湘黔鐵蜿蜒于武陵山和苗嶺的群峰深谷中,正在年輕人中找來找去誰都不敢承擔,我們奔赴湘黔鐵的平易近兵隊伍朝著紅日缓缓升起的标的目的,哪裏需要到哪裏去,你次要是年齡大,睡的是地鋪,背著鋪蓋行李,組織上放置我當排長,”。連隊向團部匯報後,但愿他們不要擔心我們。
任務下達了,我們連編為團部曲屬連,駐正在李柿坪,負責七裏衝一帶涵洞的建筑。鐵總指揮部放置鐵二局五處的許洪義技術員進駐我們連隊負責技術指揮。
1971年春節放假三天,大年30的天,由團部組織慰問團一一走訪各連排,檢查食堂為平易近工準備過年吃些什麼,想什麼,有啥要求等……。
1970年國慶節前,正在湘黔鐵會戰石阡平易近兵團籌建期間,縣電影办理坐蘇代橋、楊春生和我三名電影放映技術人員被抽調組成石阡平易近兵團電影隊,隸屬平易近兵團處。後來楊昌奎、雷光乾先後也到電影隊工做。我們所利用的十六毫米電影放映機器設備是办理坐配備的。電影隊組建以後,當時沒有隨團工做,正在原單位聽候通知。十一月二十五日接到石阡縣援助湘黔鐵會戰辦公室通知:“原建平易近兵團電影隊鄙人月五日前到達玉屏團部報到工做”。于是電影隊于十二月一日赴玉屏工地,當日到達團部(皂角坪)報到。電影隊的次要任務是以電影這一宣傳兵器正在本團內宣傳黨的線、方針和政策,宣揚功德,改善與當地群眾、鐵五處專業工程隊的關係,爭取他們對本團工做的共同和支撑。放映范圍是玉屏三家橋至鎮遠羊坪十多公裏的石阡平易近兵團工地和駐地。服務對象是全團平易近兵、鐵五處專業工程隊工人和當地農平易近。
湘黔鐵東起于湖南株洲,經湘潭、湘鄉、婁底、漣源、冷水江、新化、浦、懷化、芷江、新晃進入貴州,再經玉屏、鎮遠、凱裏、貴定、龍裏等市、縣,西止于貴州貴陽,全長902公裏。此中貴定至貴陽段與黔桂線並軌,貴州境內大龍至貴定段長276.3公裏,設30個車坐。
到達工地的第二天,團裏就組織召開了誓師大會,當時氣氛空前熱烈,口號和毛語錄歌聲此起彼伏。誓師大會上團領導分別做了戰前動員講話:“我們要做出顯著的成績,爭取入團、入黨,早日完成任務”。還有平易近兵代表表決心:“我們必然要提前湘黔鐵,要發揚吃苦耐勞的,要帶著大紅花來,還要帶著大紅花归去……”
鐵沿線各地專區、自治州組成 “鐵建設分指揮部”;月空朗照,需要裝修才能住人。食堂白案師其實就是天天與面粉打交道的饅頭師傅。现在正在共産黨的領導下,由我帶隊,我們的隊伍沒有到石阡縣城集中,1970年國慶節剛過我們获得參戰通知後当即到中壩集中編隊,與日本人拼刺刀我都不怕?
任務完成後,1972年3月,我們輾轉羊坪車坐參加勞動,次要也是從事採運石料和挖運土方工做,不過這時我們已經用上了膠輪車,每天沒有規定任務,這樣我們又幹了一段時間。
湘黔鐵搶修工做任務沉、條件差,機械設備幾乎沒有,僅有的幾臺拖沓機也是專門壓的,百分之九十靠的是人工。當時正在工地上幹活實正在單調,就是上土、挑泥巴,眼,後階段還有“霸”磚,砌墻,那時人們幹活積極性也实高,沒有任何物質獎勵,還經常加班搞突擊,動力就是靠宣傳鼓勵,成天講“援助世界”、“讓毛安心、讓毛睡好覺”,大师都是朝著统一個目標正在奮鬥。
三天之後,團部召開緊急會議接管任務,我們三營被分擔修羊坪新店一段鐵,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修築隊伍,人山人海,數十裏山水溝谷中修工人像一條長龍蜿蜒盤旋正在崇山峻嶺之間,有時炮聲隆隆,有時濃煙滾滾,鏗鏘的打錘聲,號子聲使整個工地人聲鼎沸,拉開了會戰湘黔鐵的序幕。
黃啟俊從小慣了,退伍前,他曾正在都勻軍分區荔波縣中隊服兵役,任團支部。退伍後,他正在生産隊處處以集體大局為沉,組織紀律性很強。
1970年冬,修湘黔鐵的宣傳活動聲勢浩荡、家喻戶曉、喜訊頻傳。但就其條件而言,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除了地、富、反、壞、左及有歷史問題的不許參加修湘黔鐵之外,凡是貧下中農合适條件的社員也得看他表現好欠好,勞力強不強,由大隊推薦,經政審認為及格的才有資格參加,并且年齡不得超過40歲(除領導之外,)楊峰雲可否實現修湘黔鐵這個夢呢?一、被視為偽軍人
經過一段時間土、石等材料的籌備,相繼就是碎石工做,就是把原來開採的堆放正在沿線的石頭用小錘敲碎,每人每天必須完成0.5立方。
住的处所是學校的教室和大禮堂,心中溢滿了興奮和骄傲。耗時間。一個大隊有七八個人去,連隊討論用船運程要近一些,有怯氣,加之平易近兵團幾千人同時出發,我們五德派去修湘黔鐵的平易近工正在集中,幾十年過去了,到湘黔鐵不多久,解決住房困難。我們全連二百多人以至七營上千人無一人傷亡。艱苦奮鬥,適逢鄰近鄉鎮趕集我們結伴閒逛。昂首闊步、興高採烈地走正在隊伍的最前面!
正在當時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參戰的平易近兵們歷時兩年,正在條件差、待遇低的工做環境下,頂骄阳、冒炎暑、戰風雪、鬥淫雨,硬是用肩挑、背扛、手拉,以昂揚的鬥志、奮進的做風、樸實的幹勁,圓滿完成了黨和人平易近交給的任務,為國的建設添加了濃墨沉彩的一筆。
放置我當班長,鄒滿面笑容地對我説:“老同志,如不及時醫治,報名參加了石阡縣平易近兵團,房東樂意將新木房讓給我們住,當地風俗女人不克不及住樓上。我又前往工地繼續參加勞動,經過整整五天的急行軍,後因機構減員而退回農村任村組幹部三十余年。這支隊伍前頭的戰士扛著五星紅旗,大部门住的是平易近房,但都不怕?
根據國務院、地方軍委《關于湘黔、枝柳鐵建設會議紀要》的批示開展的一次軍平易近聯合大會戰。家鄉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調動大师的工做積極性,不辭徵程辛勞,整個營部有白案師技術的人只要我這個曾經正在部隊當過伙食員的老兵。生怕正在我人生中是最後一次為國家效力了”。第三天到達玉屏的皂角坪。這種竹墻壁竹樓板衡宇既美觀又通風還採光,。編好隊後我們連隊就整隊出發。無愧于人平易近。不怕犧牲,
有一部门是玉米粉,1970年9月5日,鐵會戰這支隊伍的組成,唱著歌曲浩浩蕩蕩的徒步長途行軍。1970年,指導員譚光建,我所正在的單位是七營三十六連四排。條件很是艱苦,我們女平易近兵彻夜達旦加班施工。三天行程近三百華裏按時到達目标地。正在縣城集中,我們修裏程約1華裏。有許多歌曲至今還能熟唱,我們是石阡平易近兵團首批到達的隊伍。
1972年,我們完成了搶修任務,根據的放置,我們回到了石阡,從此湘黔鐵搶修工做宣布結束。
1972年,石阡平易近兵團又下文調我到團處辦公室工做任秘書。後因平易近兵團黨政辦公室秘書李國恩因病請假,外出求醫到遵義醫學院診斷去了,我又接任李國恩同志的一切工做。隨著鐵工程的施工進展,1972年、1973年對平易近兵採取分批分期陸續撤回,留下1500多名平易近兵,曲到鐵工程全面落成才撤走。
記得正在1971年7月份的一天,駐扎正在鎮遠清溪的“江萬”平易近兵團(由印江縣和萬山特區的平易近兵合編的平易近兵團)發生爆炸事务。聽説是因平易近兵不慎失火惹起汽油燃燒進而導致炸藥庫爆炸,駐地平易近兵及當地農平易近傷亡極為慘沉(傷亡人數不詳)當時我們營迅急組成一個有營領導、醫務人員和營部人員參加的臨時急救坐駐守正在公旁對清溪運往銅仁标的目的醫治的傷員進行途中施救。我是急救坐的成員之一,當時救護車、客車不多,是用東風牌的大貨車運送傷員。從清溪到我們急救坐大約三十來公裏的程。當運送傷員的車停正在急救坐時我們馬上爬到車上逐個察看傷員,有的死了,有的還正在嗟叹,我們負責給水他們喝,做簡單的清創,包扎,給他服急救藥,醫生給他們打急救針。急救坐以最短的時間對傷員快速施救後運往醫院救治。説實正在的,正在車箱內察看傷員時,那些已經灭亡或即將灭亡的人的抽象十分,特別是女平易近兵或膽小的人員對這種情況有恐懼感。我們當時是按照毛的教導“救死扶傷,實行从義”鼓勵本人,激勵本人。
湘黔鐵(以下簡稱鐵)施工建設大會戰,是1970年10月正式破土開工建設。正在此之前,上級黨委、發出了有關建設湘黔鐵的《主要》和印發了《湘黔鐵建設的宣傳動員提綱》。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方式,鼎力宣傳,廣泛動員,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報到後,根據平易近兵營、連和鐵五處的工程隊駐地分布現狀以及當地天然村寨狀況制定放映時間、放映線、放映地點的“三定規劃”,實行按時、沿線、逐點輪回規劃放映。
電影隊正在做好影片本身宣傳的同時 還需要運用其他形式進行宣傳。當時沒有錄像放映,只能運用幻燈片正在映前放映宣傳。我們制做了幾套標語口號式的字幕幻燈片,諸如“提前修通湘黔線,徹底安葬帝修反”、“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平安為了施工,施工必須平安”等等;一營二連是全“分指”的先進平易近兵連,五營醫務室牛惠林醫生到二連工地現場繪制了一套施工气象幻燈片;處宣傳組陳守容制做了一套表扬許鳳蓮等先進個人的幹片(幻燈片)。這些字幕、繪畫、幹片幻燈片隨同電影片廣泛放映後深受觀眾好評。
于是我將行李委托一路的男平易近兵幫我拿,由河邊到涵洞工地相距2公裏半,正在我們修的兩年時間裏,平易近兵戰士們背著背包,我們發揚“自给自足”,大师載著大紅花,有時要到其他連營去表演,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滿心的驕傲和骄傲使我們都忘記了徵途的疲憊,廣大平易近兵懷著對毛深挚的無産階級豪情,9月6日早上,正在家呆了3天後,開的石頭要用人工抬到河邊,樓層有樓枕無樓板?
我還怕什麼挑抬,就是同帝國从義爭時間,交通四通八達,于1970年農歷9月18日步行到玉屏建筑鐵。哪裏艱苦哪裏安家,舉著一面大旗,就會有生命危險。我們河壩連的男女平易近兵整隊出發了。沿線廣大群眾也千方百計為會戰平易近兵騰房、讓屋、援助稻草、床板等,人平易近當家做从搞國家建設,我剛剛小學畢業,扛起槍桿我就走!熱烈歡送湘黔鐵會戰石阡平易近兵團。開挖基需要大量的爆破材料,為了讓大师能吃好,沒有發生变乱。
雖然我們收集的文章比較少,可是也將編輯成冊。當年的建設者們,健正在的均已年逾花甲,難得動筆。我們也只能從收獲中去感触感染“一葉知春”的景色!
楊峰雲生于1923年,抗日戰爭暴發,被國平易近黨抓去當兵,正在湖南華中五省參加抗日戰爭。1944年日本進攻貴州,我們部隊由山西來東夜以繼日趕赴獨山戰場阻擊日軍的進攻,為趕走侵略者而浴血奮戰,我認為我是及格的中國軍人。1945年,我隨部隊從廣西到廣州,同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从義颁布发表無條件降服佩服後,我們部隊由九龍、海裏行程7天8夜趕到秦皇島,由山海關進入東北。
到玉屏後,住玉屏糧食局。我們是第一批第一個到達湘黔鐵會戰地的平易近兵連。當時鐵的工做還沒放置好,正在玉屏期待了半個月。這段時間,每天上午學習,下战书到沙壩檢石頭備料,正在一碗水修了幾天便道。
我們女平易近兵班只要我和副班長楊正蓮識字,築土墻,可節約勞力和時間。僅僅一個來月又轉戰老鋪打地道。期待通知。第一天夜宿坪貫,我們五德片區從原來的1000余人到最後的230人,不是讓你去坐辦公室”。一天晚上,解除萬難,一前行,是美國人持槍管制,我背著保健箱和隨身行李,去爭取勝利”等口號。我積極響應黨地方援助鐵建設的號召,我們河壩場鄉組織了一個女平易近兵班,同時也是新中國建設中的一個見證。病人轉危為安。
只要天上蓋了瓦,四周有柱頭無墻壁,曲至湘黔鐵建成通車後。我被編入石阡平易近兵團四營二十連。總結工做情況、交换工做經驗。
安裝這兩個炮眼的導火線長度是按照緩燃導火線的標準燃速結合我們操做和避險需用的時間計算確定的,有脚夠的保險係數。出事的缘由次要是因為杜雲富倒回井下撿軍帽來回延誤了十來分鐘的操做和避險時間,否则,當井下第一炮響時,杜雲富早就出井面了。幸亏炮眼是砂石,其石質松軟,否則,其後果難以想象;當井下第一炮響後,第二炮即將爆炸時,杜雲富已回落到井底,正在這如斯緊急的關頭,若是我和蔡紹軍不及時施救的話,當井下第二炮爆炸時,杜雲富刚好處正在爆炸點,其後果簡曲不胜設想。
湘黔鐵是從1937年開始建設,當年的12月從田心坐開始施工,到1939年4月,只修通了田心坐至湘潭東坐(原名板塘鋪坐)、湘潭坐至漣源坐(原名藍田坐)兩段,因湘江大橋未建成,這兩段未能接通。後因日本帝國从義侵略將鋼軌拆除。抗日戰爭勝利後,田心至湘潭東恢復通車。1953年6月从头建筑,1954年1月湘江大橋建成後,田心至湘潭坐通車;1961年12月鋪軌至金竹山坐;1962年4月臨時運營,1966年正式運營。其余各段于1962年停工。1970年9月從金竹山坐往西恢復施工,期間,湘黔兩省組織了大規模平易近兵搶修,也稱“大會戰”。1972年5月鋪軌至大龍坐。1973年6月正式運營。1974年11月自卑龍坐鋪軌至貴定坐與黔桂線接軌。至此,從株洲坐至貴陽坐全線通車,並于1975年1月正式運營,1999年1月實現全線電氣化。
村平易近們議論紛紛。有的説:“修鐵,沒日沒夜的戰,吃住正在山旮旯裏,太艱苦了,不劃算。”有的人説:“修鐵比正在家裏強多了,至多一日三餐不餓。”議論好一陣子,卻沒有人報名。俄然,黃啟俊坐了起來大聲説:“你們不去,我去!”他當時一家三口人,小孩不到兩歲。正在他的帶動下,生産隊44個壯勞動力中,有4個相繼報了名。
早上翻了船,下战书全連總結教訓,阐发了翻船的缘由。原來,護船木材鋪正在船艙,石頭再放木材之上,船艙裏是空的,上沉下輕,稍開快一些,船身顛簸搖晃,難以均衡,特别下灘更危險,因而翻船。後來,我們改把護船木材鋪放艙底,再放石料,改變了放石方式。公然,第二次起以後成功了,再沒有出現任何变乱,順利運完了全数石料,提前完成了備料任務。
為了把湘黔鐵建設好。遵照上級,必須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鐵建設隊伍。正在很短的時間內,湘黔兩省組織了數十萬平易近兵上馬,猶如大兵團做戰。
後來施工條件逐渐改善,團部配發了兩臺手提式風鑽機(風槍),運碴也用上了翻鬥車。一臺風槍約五六十斤沉,開機後整個機身劇烈地抖動,簡曲要把人的骨節抖散架似的,其體力耗损量不壓于人工眼。根據炮眼的眼有縱向、橫向和斜向。操做時除了掌穩風槍外還要照眼位用力向下或向前推壓。加之風槍“噠噠噠噠”的噪聲使人難以承受。
特别是我年紀小、個子又矮,我們到岑鞏縣城時,一種親歷感有時會正在睡夢中出現,勞動期間,70年代國家糧食不過關,縣革委、武裝部召開歡送大會,黃啟俊還要負責平安、維穩、做風建設、矛盾糾紛處理等工做。營部号令我到營部當廚師幹伙食工做。所以只能徒步前行,但回忆起三十多年前那曾經戰鬥正在湘黔鐵會戰中的樁樁旧事不時正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但饅頭也不满是大麥面粉,我們女平易近兵班的戰士同男平易近兵戰士一樣,還兼任衛生保健員。1970年9月根據毛“三線建設要抓緊!
大师才能服從我的工做放置。可是常常滿屋笑聲和歌聲,赴玉屏搶修湘黔鐵。副排長是劉玉倫。要和帝、修、反爭時間”、“下定決心,于10月3日從石阡出發,我經常召集幾個班長開會,全縣第一批會戰平易近兵,正在修這兩年多時間裏,第二天宿營岑鞏的龍田;兩次受營部表扬。具體任務修火車坐。再由河邊抬到涵洞工地。但連部卻要我走正在最後一批。每月有50斤大米,我們喊著“三線建設要抓緊,國榮鄉(國榮)組建了一個女兵排,要時時刻刻將群眾生命平安放正在心上。
文德群,生于1950年12月28日,彝族,黨員,家住大沙壩鄉龍洞村,現正在大沙壩鄉龍洞小學任教,小學高級教師,他向筆者介紹了當時修的一些情況:我初中畢業後,正在龍塘區中學才讀幾個月的高中,就發生了,我便輟學回到生産隊參加大集體的勞動。1970年10月我參加石阡平易近兵團第一批去修鐵,當時平易近兵團有39個連,我先後擔任一營、四營的通訊員,三連、八連的文書,當時我們龍塘區去了1800多人,方再柏任團部。石阡平易近兵團負責建筑距離玉屏二公裏的皂角坪到羊坪車坐段,此中有三個地道,最長的220米,有一座高架橋——承平橋,橋高50多米,長90多米。工人們上班時間八至九小時,工資每人每月36元,扣糊口費15元,交生産隊15元(生産隊按每天10分計工分),還有6元錢就是零用錢,當時吃正在食堂,睡正在工棚,環境艱苦,物資緊缺,土方用鋤頭挖,肩挑背馱運土壤,石頭用膠輪車推;修高架橋時用木板夾盒子,用鋼筋混土壤澆注;打地道先用鋼釬、炮鏨眼,然後用炸藥放石炮,最後用鏨子一錘一鏨的打。打地道和開岩山的石頭大的用來砌堡坎,小的用大錘打碎後用來鋪,毛坯後,先放亂石,然後撒厚厚的一層碎石,稱為道碴,最後才放枕木,鋪鐵軌,驗收及格後才能通車。我到工地後,除了參加勞動外,次要工做是寫宣傳報道,負責“三欄一榜”,三欄是指发布欄、宣傳欄、欄;一榜是指光榮榜。有時還到田邊坎刷標語,有的寫正在石頭上、墻上、紅紙上;寫得最多的標語是:“人平易近鐵人平易近修,鐵為人平易近!”其它標語有:“抓,促生産,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从義!”此外還有一些鬥爭標語:“批林批孔,鬥私批修!”“以階級鬥爭為綱,綱舉目張!”當時的工人熱情高漲,勞動積極,爭當先進,都想提前完成建設任務。我們當時還編輯出书了《石阡平易近兵團詩歌集》,此中有我寫的詩8首,我還寫了一篇小小説《道碴錘》。1972年8月1日,湘黔鐵通車了,8月4日,我們坐火車,然後轉客車回家。我回來後,當過大隊團支書,團委宣傳委員,出席過石阡縣第九屆團代會,地區第4次團代會,1973年9月開始正在龍洞小學代課,後來到石阡進校進修,取得中師文憑。1995年轉正,此後一曲正在龍洞小學教書,本年4月底才退休。
我積極響應,很快插手到湘黔鐵建設隊伍,先到石阡平易近兵團第一營任(龍塘兩個連,城關一個連聯合組成一的個營)。因鐵建設的需要,必須多上、大上、快上,石阡參加湘黔鐵建設的平易近兵總人數達上萬人。
地道雛形一段後,一邊往前開挖一邊用水泥砂漿砌築成拱形加固。砂漿的砂需要到舞陽河對岸採集。我們娘子軍班承擔這項採砂和運砂的艱巨任務。開採出不含泥的河砂後要用綱絲篩子篩過才能用。運砂的運輸东西是打魚用的鷺鷥船這種船容積小載分量少。我們班13人要分兩次運送,每船次大約只能運一立方米河砂。這河面二三十米寬,水深流急,更困難的是河中間有一墩大石阻礙。十多個女平易近兵對此呆头呆脑,沒有哪個敢撐船,只要我敢。我生長正在大河邊,祖父及父親都是船梢公,我也從小就學會撐船,我家可算得上撐船世家。可是鷺鷥船小,不及大船好撐。我們正在備河砂的幾個月裏,用這只鷺鷥船運人運砂,來來往往,不知撐過几多回從來沒有發生变乱。後來團部給我們買了大船運輸,工效大大提高了。回忆起我們娘子軍班的姊妹們正在上下班時坐正在鷺鷥船上觀賞著青山綠水的美景,歡樂地唱著歌曲或当地山歌那種快樂的情景实令人留連忘返。
電影隊正在做電影放映工做的同時還承擔著為會議現場擴音、團部固定廣播和工地流動廣播等工做。放映人員白日搬運、檢修機器設備,晚上放映到十二點前後,往往每天工做十多個小時。電影放映工做沒有節假日,越是節假日,工做越忙、越累,盡管如斯,隊員們從不叫苦怕累,任勞任怨地工做。
我們住正在黑,到一碗水工地施工,每天要坐六次船,往返很未便利,又只要一只划子。團部就放置我們連隊搬到一碗水,搭住工棚,工棚離工地只要50米。
我只好回家日盼夜想,我們連108人參加大會戰,我們正在連隊抽調了幾個會撐船的海员,我們完成了搶修湘黔鐵的戰鬥任務,唱語錄歌,本人動手!
正在龍井慰問完一營九連回家療養的女平易近兵梁友孟後,她的母親送我到克麻場,分手時梁大媽特地到龍井分銷店買了兩包向陽花喷鼻煙送我,我再三推辭不收。一是因為《三大紀律八項留意》明確規定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二是當時處于化時期,有的处所每個農業勞動日的報酬只值幾分或者一角多錢,而這兩包喷鼻煙的金額是二角六分(每包單價一角三分),相當于兩三個農業勞動日的工錢,若收了這兩包喷鼻煙實正在于心不忍。白叟家那拿著兩包煙的手正在輕微的顫抖,嘴唇正在颤抖,感谢感动萬分地説:“平易近兵團關心我的女兒,你們從玉屏那遠天十八地的处所來到我家探望她,我感谢感动不盡,送你兩包紙煙表達我家的感謝表情,不嫌棄的話請你收下!”正在一旁的村平易近們也正在勸我收下這兩包煙。 他們説:“這是白叟家的一片心意,你若不收,她心裏難過,你應當收下;”雖然這兩包向陽花牌喷鼻煙只值二角六分錢,可是我深知它的分量。這僅僅是兩包喷鼻煙嗎?不是。這是一份厚禮,是美意,美意難卻啊!此時此刻我處于摆布為難,猶豫不決的境地。收下嗎,其心何忍?不收嗎,難以了結白叟家的心願。經過權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後最終還是收下了這兩包向陽花。不覺距今四十年了,正在這漫長的年月裏,這件工作時常浮現正在我的腦際,記憶猶新。
又回到了本人的家鄉。平易近兵進入會戰工地後,曲止1972年10月鐵我才坐車回家,正在老鋪居平易近房的樓上,施工險情多。湖南、貴州兩省各自組建“鐵建設指揮部”。你哭啥!團部同意我們的意見,個子也很矮小,帶領姐妹們實幹、巧幹加拼命幹。整個工程根基完工。
1971年8月份,七營的新店地段大爆破成功後,我們排正在一處挖一個曲徑一米多,深度十多米,安裝炸藥一百多公斤的中炮眼。炮眼从體根基落成,正正在挖井底部的藥室。因为施工任務緊迫,有一天(礼拜天)我帶一個班(班長是陳興)到工地加班。我和蔡紹軍正在井旁六米處眼。杜雲富正在中炮眼井下藥室處眼、裝炮、點炮,有兩位平易近兵正在井上操做搖架,運出土壤石塊。井底兩個藥室處各打一個小炮眼,每個炮眼安裝三節硝銨炸藥。杜雲富打好炮眼,裝好炮,點燃這兩炮後,坐正在提桶裏抓住吊繩,井上平易近兵將提桶往上搖。當搖到井深度的一半處,杜雲富心愛的新軍帽掉正在井下,于是井上的人將提桶往下放,待杜雲富撿起帽子後又往上搖,當搖升到三分之二處時,井下第一炮響了,當時我們驚呆了。因为爆破衝擊波的強烈震動,杜雲富隨著提桶落到井底,更危險的是井下第二炮即將爆炸,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我和蔡紹軍不約而同地迅急跑到井口,聽到杜雲富的聲音,我們大聲叫他正在提桶裏坐穩,牢牢地抓住吊繩。我和蔡紹軍緊緊抓住搖架把手拼命地往上搖,當快搖升到井口時,井下第二炮響了。當時我們反面朝井下操做搖架,瞬間,帶石砂的衝擊波送面衝來,以致我們的面部、和手部多處受傷。那衝出井口的石砂像下冰雹似的落到地上。我們受傷後絲毫沒有松勁,仍然用盡最大的力氣把杜雲富搖出了井面。杜雲富了,他遍體鱗傷,特別是臀部更嚴沉。我們当即送他到營部醫務室。醫生見狀,叫趕快送衛生隊。于是陳興等人馬上送他到團部衛生隊治療。杜雲富正在衛生隊治療一個多月根基痊愈出院回隊上班。我和蔡紹軍的臉上、和手上都受了傷,正在營部醫務室進行清創、上藥、包扎處理後開了一些消炎藥物帶回連隊。因为時間緊,任務沉,我們沒有請假養傷,而是帶傷堅持上班。那次負傷後,我滿臉傷點,簡曲像麻子。四十年過去了,留下的傷痕,每當氣候變化時,左手肘部骨節要痛苦悲伤。當時連部慰問我們傷員還每人送給20個雞蛋,兩斤白糖。
全連出發,第一天到獅柳的荊竹園,第二天到石阡縣城,第三天到五德,第四天到龍田,第五天到注溪,第六天到玉屏,一浩浩蕩蕩,熱熱鬧鬧,沒有一個掉隊,順利到達了目标地。
我母親姓劉,名菊喷鼻,受封建社會的影響外祖母給娘包纏了一雙小腳,加上大哥體弱步履維艱,正在日常糊口中不僅有許多困難需要我取代,并且我是娘独一的獨苗,要出遠門修鐵,娘心中天然産生許多疑慮,她坐正在門前遙望連綿崎岖的群山,表情久久不克不及平靜。
接著,團部又分派另建制三個小涵洞,並把大小幾個涵洞兩頭的填方填好,七個月完成。我們進行了合理放置,備料的備料,運石的運石,清基礎的清基礎,白日幹,夜晚戰,輪班做業,提前一個月完成了任務。這次又获得上級的好評,團部把我們連定名為“標兵連”,對工做積極,表現优良的張羽邦、朱榮華、馮繼成、任永才、陳子英等同志進行表扬。
回忆起我們那些好姐妹,儼然是部隊的一個“娘子軍”班,完成任務超卓,經常遭到表扬,有的同志入了黨。我本人也曾三次受過獎勵。
戰鬥正在工地上的平易近兵大都是各去的甲等勞動力,人人生龍活虎,吃苦耐勞,為按時完成任務,正在施工平分三個工種,一是挖土方,二是打夯,三是眼放炮,每人每天要挖運一方土壤,白日大师幹的熱火朝天,有説有笑,晚上還要到團部去看文藝表演,整個工程建設都處正在一種緊張而有序的戰鬥中,不知不覺就到年關了,因为集體糊口使部门同志不習慣,有的因不服水土體沉開始下降,體力也逐漸減弱,加上快到春節,思念父母和妻室兒女的增加,平易近工思惟有些不穩定,也有悄然跑回家的。縣平易近兵團根據存正在的問題,及時組織召開湘黔鐵會戰工做整頓培訓會,要求各班、排、連、營必須認实做好平易近工的思惟工做,穩定平易近工隊伍,確保湘黔鐵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團部文藝宣傳隊巡回到各連進行表演,宣傳功德和正在戰鬥中能吃苦耐勞的勞動榜样,先進個人和集體,改善平易近工糊口,關心慰問因工受傷和患病的平易近工,使整個參加湘黔鐵的平易近工实正體驗到黨的溫和缓無微不至的關心。
按照解放軍的編制序列,組建團、營、連、排、班,縣建平易近兵團、區建平易近兵營,43個。組建39個平易近兵連隊,此中龍塘區為一營,組建9個連隊;花橋區為二營,組建6個連隊;五德區為三營,組建4個連隊;中壩區為四營,組建4個連隊;白沙區為五營,組建6個連隊;本莊區為六營,組建6個連隊;城關區為七營,組建4個連隊。平易近兵團的領導是縣革委、武裝部录用的,團長是人武部的副部長樊同生,是人武部的副洪心章,副團長是鐘輯祥、周祥,副是徐佃法和我。各營的領導班子由區、社武裝幹部和區革委的幹部中抽調配備的,各連的領導班子是由幹部、平易近兵幹部和個別優秀的復員退伍軍人中挑選配備的。團部根據精兵簡政的原則,從縣機關選調配備,組成了司、政、後機關,還組織了醫療衛生隊、電影放映隊和文藝宣傳隊,營機關的工做人員由區級機關抽調配備,還建有衛生室。
新店過去約1000米就是我們連隊旁山開挖的工地,有500米長的地段,從30米高的山上曲切下來,做為鐵的基。任務十分艱巨,時間又緊迫。我們做了認实研究,具體分工。正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先正在山上以人工用鋼釬打幾個炮眼,每個炮眼7米深,1米曲徑,底部再分幾個岔眼,每個炮眼用千多斤炸藥。眼用兩個月的時間,放炮的時候,我們平易近兵分別到附近群眾家中去負責平安工做。一聲巨響,山上的石頭、土壤、沙子炸飛。爆破成功了,周圍的人畜沒受一點損失,農做物都沒有遭到絲毫影響。爆破後,平易近兵們用膠輪車拉、用筐挑、用繩抬,把石頭、沙子、土壤全数運走,然後把基整平。七個月的任務提前一個月勝利完成。
第七全国战书,我們終于到達玉屏縣的老普寨,分住正在老鄉的家裏。大师這才松了一口氣,體會了長途拉練行軍中的甘苦。
二百多米長的老鋪地道满是堅硬的岩石。開挖地道端赖鋼釬八磅錘,人工眼,爆破出來的石碴,人工挑或抬,一籮筐一籮筐地運出洞外。我們女平易近兵照樣能用八磅錘眼。有的炮眼要打一米多深,不管多深的炮眼都是一錘一錘地硬打成的,并且我們有任務指標,當天的任務必須當天完成。打了一天炮眼下來,手膀子和手道拐酸痛難忍,不過青年人體力恢復快,第二天照旧上班。人工眼必須用甩錘,每打一錘是將錘向側後方甩一道圓圈後又準又沉地打正在鋼釬的頂端,吼一聲“咳”發生“”聲響。那女平易近兵舞劍似的打甩錘的優美姿勢常常吸引男平易近兵瞩目。當許多人同時正在一路眼時,那有節奏的錘聲和“咳”的展勁聲交織正在一路就像一曲動聽的交響曲。
湘黔鐵會戰石阡平易近兵團八千八百多平易近兵正在將近兩年的艱苦奮戰中有極少數平易近兵難免因工負傷致殘或積勞成疾。平易近兵正在工傷中多為外傷,且容易治愈。正在平易近兵所患的疾病中,一般是一些常見病,也容易治愈,但此中患有一種特殊病即病就難于治愈了。病是一種病,是由心理上劇烈矛盾所惹起的,患病後平時喜怒無常,感覺過敏,發做時四肢举动痙攣,知覺喪失,流口水,説胡話。據我所知,石阡平易近兵團的平易近兵患的病,開始是正在七營發現的,隨之擴散到其他營連,最後發展到數十例之多,患者大多數為女青年。
《會戰湘黔鐵》錄入了16篇文章,5萬字,圖片8幅。該專輯通過當事人親歷、親見、親聞撰寫的文章,实實反應了石阡八千多平易近兵建筑湘黔鐵時的勞動情結和做出的貢獻。
為了互相鼓勵,1971年春天,平易近兵團還組織匯報團,派我帶著平易近兵團的文藝宣傳隊,返縣參加縣革委、武裝部召開的四級幹部大會,匯報湘黔鐵建設的進展情況,介紹會戰平易近兵正在會戰工地發揚“一不怕苦,怕死”的,加拼命,解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和為偉大領袖毛爭光,為偉大的社會从義祖國爭光的功德,鼓励後方的士氣,做到鐵會戰和農業跨“綱要”,彼此促進,爭取兩個會戰的全面勝利而配合奮鬥。
湘黔鐵于1970年10月開工建設,1972岁尾通車。隨著時光的消逝,我參加鐵建設時至今日,脚有40年了。當年,我被抽調上鐵參加建設時,年僅40歲,現已81歲了。古稀之年,旧事猶新。
10月3日,副連長張羽洪、熊天英,落成後108人平安回家,修時間歷時兩年多。有強壯的身體建設祖國,第三天宿營岑鞏縣城,鋪樓板。晚上燈火通明的景觀。也沒有那麼多交通东西,所以被稱為“娘子軍班”。俄然一個工人得了急病。
1972年7月,建筑工做已根基完成,此時已經出現了汽車操做,隨後我們又用了約2個月的時間對所修面雜物進行了清理。
1972年,我們連由新店撤回羊坪修火車坐,次要任務是打夯,一個夯有100公斤沉,是用石頭做的,高約1米,用交叉捆綁,四個人打一個夯,哪怕是骄阳當空,大师也得一個勁的打,汗水順著胸膛往,被太陽曬得像非洲人一樣黑。為了突擊,有時還要加晚班,如打的不緊還要翻工沉打,要用鋼釬插不進去才算及格。鋪碎石打地道是工程兵,我們做為平易近工,主要工程如鋪軌,砌涵洞,架橋梁都是人平易近解放軍工程兵承擔,我們向他們學習,正在工程兵的影響下,添加了平易近工苦幹實幹的决心和決心。為了減少國家開支,我班每天抽2人正在15裏之外的大山割紅藤來編織挑泥的撮箕受團部表扬,我被評為優秀班幹部。
平易近兵團有衛生隊,各營有醫務室,各連有衛生員。傷病員開初当场治療一段時間後多數康復上班,少數傷、病情較沉難治的轉院治療,短時間不克不及痊愈的正在匯戰後期隨著平易近兵隊伍縮減回抵家中療養。
第一個建制的是一個大涵洞,長30米,寬20米,高7米。團部号令我們必須5個月完成任務。經過我們全體人員的勤奋奮戰,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經鐵指揮部驗收,完全及格,旗開得勝,我們連隊獲得團部和分指的表扬,被評為先進連隊,我個人評為先進生産者。
縣政協編輯這本小冊的目标正在于記敘這段歷史,弘揚這種,懷念那些為祖國建設付出辛勤勞動以至鮮血、生命的同志們。激勵我們正在建設美麗石阡的徵程上不懈奮鬥。
玉屏沿鐵線一帶满是鹽灰石,沒有石灰岩。我和技術人員找遍了周圍許多处所,最後正在李柿坪背後1.5公裏處,距工地2.5公裏的河對面山上找到能够用的岩石。經連隊筹议,女平易近兵負責備沙子,正在連隊抽出會開石頭的男平易近兵組成一個排,由張羽邦同志負責帶隊,朱榮華同志組建一個排負責運石頭,由山上運到河邊,再上船由水運到工地,其余的人,由任永才同志帶隊負責挖基腳。
我就尋思著要當好這個排長不是件容易的事,打著紅旗,背起背包,此中糊口費每月15元,”1972年3月。
我們連、排、班裏經常開展“會戰”,即“兩天一個小會戰”、“三天一個大會戰”,比搶時間,超額完成任務。我們班的姐妹們,為了搶時間打夜戰,本人湊錢買了三支手電筒,三個人一支照著去到工地加夜班,超額完成任務。有一次被營統計員林洋仁發現了,他説:“你們今天的土方我已测量記錄了,怎麼今天一早又多了8方?”有一天晚上下著毛毛雨,我們拖填方幹得正起勁,一輛小車開過來,方從車裏走出來,問我們是哪個連的?大师笑而不回覆。他們又問你們為什麼不説話?姐妹們俄然一路回覆:“我們是不穿軍裝的解放軍”,“男同志辦获得的,我們女同志也能辦获得”,一下子把領導逗樂了。第二天,團裏徐幹事來調查,才晓得我們是六營(本莊營)32連女二班的平易近兵,于是他寫了一分《簡報》,對我們夜以繼日會戰行動進行表扬。不久,團裏開大會,文書廖國義給我寫了一個發言稿,我正在大會上做了發言。
第三天到了五德,第四天到了龍田住宿,有幾個姑娘不住了,坐下來就哭。我幫她們刺破腳上的水泡,按揉腿部。指導員來檢查時鼓勵大师:“要學習老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活學活用毛著做,戰勝一切困難。”
一個有霜的早上,天氣很冷,把石頭裝好後,我親自參加運送。鑒于怕出問題,第一船裝的不太沉,大約3噸摆布。船開走約1公裏處,有一小灘,下面是個深潭,從灘上下去,船一歪,嘩的一聲船就翻了。撐船的4個海员見船一翻都跳河了,只要我不會撐船,但我很清晰,剛沉到河底,用腳使勁向上一騰就冒出水面了,朱榮華他們把我拉上了岸。第一船失敗了,幸亏沒有人損傷,只是丟掉一船石頭。
1970岁首年月冬,滿壩稻谷入倉了,漫山遍野桔紅的楓葉,正在天空飄落。郊野裏牧童吹著簫笛,山野非分特别寂靜!村平易近們開始盤算冬天清閒的糊口。
為了搶修鐵,為了超額完成定額,一般都是淩晨4點起床,軍哨一吹,平易近兵們齊刷刷地坐成隊列,集隊出發趕到工地!
會戰的工友們遍地扎工棚、四處搭爐灶,我搶先端著毛像,不僅要安然到達目标地,當時爆破物資十分緊缺,我們平易近兵團全體平易近兵正在石阡縣大禮堂整裝待發?
1972年4月,我們連調駐七裏衝工棚,共同四川鐵五處七連打隧洞,這樣我們就不必走夜了。我們的任務次要是除渣,將洞裏用風鑽機鑽出的炮眼填上炸藥,炸出的亂石運出洞外去。晚上下班回來,正在上還唱歌曲:“我為人平易近來修,日日夜夜正在山溝,立下笨公移山志,不達目标誓不休”。我們女同志共同鐵務處學打風鑽,我一不小心,拿得不穩,被風鑽彈傷了食指和小指。雖然做了包扎處理,但至今食指還有傷疤,小指已變形伸不曲了。
蹉跎歲月,時光磨灭,懵然中無情的人生漫將我推進了古稀之途。回忆四十多年前參加湘黔鐵大會戰,處處紅旗飄揚,鑼鼓喧天,正在那歌聲宏亮的毛澤東年代,樁樁旧事歷歷正在目,記憶猶新。
我們迟早都要背誦毛語錄,學習和背誦“老三篇”。營幹事陳治英還來教我們唱樣板戲《紅燈記》、《沙家》等,要像李鐵梅一樣“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我虛心學習,逃求進步。
湘黔鐵東起湖南株洲,連接京廣、京九、浙贛鐵,西接黔桂鐵,與貴昆鐵等相接,是聯係西南、中南與華東的主要通道,它與浙贛鐵一路組成了長江以南橫貫我國東西的交通運輸大動脈。湘黔鐵對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具有主要意義。
”明知徵途有艱險,特別要做好平安变乱的防备和矛盾糾紛處理。我被營部調去參加“毛澤東思惟文藝宣傳隊”,于是,本區的劉明菊、何秀龍、王守雲、杜洪梅、李以瓊,這種獨特而優美的栖身環境實正在令人欣慰。平易近工自帶被條行李和鋤頭等修东西。本人可安排6元錢。石阡平易近兵團下屬七個營三十九個連,改善會戰平易近兵的住房條件。離開家已三個年頭的我本想第一批走,喊著口號,晚上有時參加排練文藝節目,正在李柿坪后背河對門山上開石備涵洞料。我們建筑的工程!
月,我縣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父送子、妻送郎,近萬名基幹平易近兵隊伍徒步開赴玉屏參加湘黔鐵建設大會戰的動人場景,是我縣建設史上一件值得書寫的歷史。
1948年被整編為中國人平易近解放軍並參加沈陽起義,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我做為人平易近解放軍戰士親自參加平津、宜昌、衡陽三大戰役,為中國人平易近的解放事業赴汤蹈火,我更認為是完全及格的人平易近后辈兵。1949年全國解放,我光榮地退伍回处所工做,曾任青陽鄉鄉長,正在張景良同志的領導下從事土改工做,農會工做,土改結束後,因本人沒文化要求回家以農為業,張景良親自陪送,這一切的一切便構成了不及格去修湘黔鐵的條件被擱淺。其次要缘由是把我視為偽軍人。
蒲月上旬,慰問組到達石阡的第二天一早分頭行動。我由縣城出發,徒步先後到龍洞、平寨,晏明、龍井等的傷病員家中進行慰問,往返三天,完成了任務。正在龍塘區公所向區委匯報該區慰問工做後正在區供銷社飯店吃飯與同桌的幾個村平易近擺談起慰問傷病員的情況時,此中一位老農平易近説:“平易近國時期黃平修飛機場,因为監管官吃空(貪污夥食費)形成平易近工夥食太差,吃不飽飯;勞做時稍不投意就要;負傷生病本人醫。現正在平易近兵修鐵負傷、生病國家醫,平易近兵回家了上級還要派人來慰問。哪個不説共産黨好?”聽了這席話,我愈加感覺到我們的慰問工做是多麼主要,多麼光榮啊!慰問過程中,所到之處,當我説明來意後,傷病員及其親屬都很是感動,感谢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正在任軍事參謀職務期間,有一次搭建一個大涵洞,可是團部鋼材物資不夠用。為不影響施工,營部就出去向外單位借。這年6月的一天,天氣非分特别的炎熱。因为電話欠亨,加上施工緊,他先放置一位姓楊的工人白日趕到芩鞏縣物資局借用鋼管。他去後,找到該縣物資局局長,這個局長卻沒有答復。得知這個情況後,當天薄暮,黃啟俊一個人徒步翻山越嶺十多公裏跑到縣物資局找領導協調,物資局的領導被他這種感動,工作搞定,他又深夜前往營部,第二天一早帶著車輛前往拉運鋼管。
1970年冬的一天,寒風飄烈,我與幾個兄弟正在坡上為集體犁土,下班回家剛一進屋母親很不高兴地告訴我説:“眼看年下無期,派人送通知來要你去修湘黔鐵”,母親一邊哭一邊把通知遞給我。
會戰平易近兵以解放軍為榜樣,正在農忙季節裏,積極開展支農活動,幫帮住地群眾搶收糧食,維修衡宇,担水等,充实展現了會戰平易近兵和沿線廣大群眾齊心協力、團結奮戰的動人場面,達到了彼此援助、彼此促進的目标。
很快湘黔鐵會戰號令傳來,打破了初冬農家的寂静。一個晚上,昏黃的燈光下,中壩雙溪生産大隊第七生産隊召開群眾會。隊長説,“參加湘黔鐵會戰只需有勞力,男女都可報名。只需自願報名,參加湘黔鐵會戰的,生産隊還要給他賣根基口糧,正在工地上還要給他記工分。”
這間僅20多平方米的房間,堅持自给自足,起爆材料是用紙和緩燃導火線。正在臨出發的那一刻,貴州境內大龍至貴定段有地道及明洞185座,分派的任務都是提前完成。父親是個有正氣的人,徒步行軍,”的歌曲出發了。當時,正在這兩年時間裏,總延長71800米,越是艱險越向前。由朱榮華同志負責運石料。縣革委、武裝部還舉行了歡送晚會,我們用硝酸銨和鋸木面制制。沒有白案技術的人是無法使大师吃上好饅頭,第二天到岑鞏縣的龍田宿營,我倆忙著幫姐妹們寫信回家報安然,走正在隊伍的前排。
我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風險,快50歲了去修鐵,像奔赴戰場的戰士一樣非分特别。一種幸福的回憶使我感应人生最有價值的年代莫過于修湘黔鐵的當年,懇求説:“若是我楊峰雲去修鐵挑抬抵不上一個甲等勞動力。
鐵的从體工程完成了,大部门連隊都回石阡,我們連隊被留了下來,做一些掃尾工做,次要是清邊溝、打碎石、鋪碎石等,曲到鐵全線通車,我們才回家。我們是石阡平易近兵團最後回家的一個連隊。
正在鎮遠羊坪鐵工段,所有參戰平易近兵實行軍事化办理,實行團、營、連、排、班分派。次要任務是開挖土方。
當時,沒有車我們四人徒步行走,早上一大早就出發,晚上才走到龍田,第二天走到岑鞏,第三天薄暮我們四人走到玉屏七裏衝,當時正在七裏衝滯留了10余天,只是做一些搭建工棚等雜活,還沒有正式參加修,後來到古樓參加修公,大要修了1個月。